相信喝酒的酒友、尤其是喝白酒的酒友都知道,我国的白酒,也就是蒸馏酒,起源于元代,盛行于明清。在此之前,我国大部分人喝的都是发酵酒。
说到发酵酒,不得不提的就是黄酒,无论是“关羽温酒斩华雄”、还是“李白斗酒诗百篇”、亦或是“武松三碗不过岗”喝的都是黄酒。
毫不夸张地说,黄酒曾经在我国是绝对的主流,即便是在蒸馏酒刚刚盛行起的明清、乃至后来的民国,黄酒的地位也要高出白酒太多。
在那时的人看来,辛辣刺激的白酒实在不够优雅,只有劳苦大众、贩夫走卒才会喝,所以清代有诗云“黄酒价贵买论升,白酒价贱买论斗”,可见云泥之别。
白酒的真正繁荣,其实是在建国之后,算下来也不足百年,但正是这不足百岁的白酒,却打败了历史底蕴数千年的黄酒,成为了当今的主流,多少会令人感到唏嘘。
有不少黄酒爱好者都曾发问:历史厚重黄酒还能重回主流吗?但行家的回答却是“可能性不大”,而这与各位的钱包关系很大!
黄酒酿造工艺限制较大
黄酒采用的发酵工艺是传统的低温冷发酵工艺,这种工艺说好听一些是传统,说直白一点就是原始粗放,这就导致了黄酒的出酒率要远远低于工艺成熟进步的白酒。
即便不说白酒,就黄酒的酿造工艺来说,它在啤酒的成熟工艺面前,也讨不到什么好。
黄酒酿造原料更为考究
我们都知道,白酒的主要酿造原料是高粱,这种粮食好种却不好吃,粮食短缺时能救命,但在粮食富足的今天就是“非常食之物”,所以价格并不高;
但黄酒的酿造原料糯米却不一样,糯米不仅香甜可口,也并没有那么种,所以价格也高于高粱。
所以简单来说,黄酒无法重回主流就是因为成本高、价格高,所以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,时至今日,也只有富庶的江浙地区,还有不少人有喝黄酒的习惯。
我们花很少的钱就能买到品质很不错的白酒,但想要买到同等品质的黄酒,需要付出的金钱可就要翻番了。
举个简单的例子,最近在贵州爆火的木台厚道酒,采用的工艺是12987的酿造工艺,需要长达1年的时间才能酿造而成,还要由茅台老厂长李兴发的弟子冯小宁进行勾调。
成酒酒质细腻,入口柔和、不辣不燥,层次分明协调,在风格上与茅酱十分接近,而且由于陈放了5年之久,有害物质释放比较充分,喝完也不会出现上头的情况,品质十分不错。
然而即便是这样品质的酱酒,在价格上也只是口粮价,可同等的价格中,你能买到的黄酒就可能存在很多的问题,比如味道刺鼻、腻口、甚至是酸涩。
当然,有很多的价格便宜的黄酒酒质也很不错,但这样的酒毕竟可遇不可求,所以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想要喝到好的黄酒,就要舍得花钱;想要达到喝白酒那样的畅快感,更不是小钱能够做到的。
至于我等普通人,喝白酒还是挺不错的。